日本庭園是活用自然材料並以風景為題材的自然風景式庭園。與在法國凡爾賽宮等處所見的幾何學設計風格的整齊庭園迥然不同。
日本庭園的設計亦因建造當時的政治中心、社會情勢、地域地形、氣候等條件的不同而千變萬化。例如由天皇、貴族於京都執政的平安時代(794~1184年),此時建造的諸如平等院鳳凰堂等寺院建築物前,會設計水池、種植蓮花等,以表現淨土的莊嚴景色。
在室町時代(1338-1573年),武士(足利氏)於京都開創了室町幕府,並且在作為別墅使用的金閣寺(鹿苑寺金閣)內建造了王朝時代風格的敞亮庭院,水池中還通過佈置自然石,表現出由九山八海圍繞須彌山的佛教世界觀。 龍安寺的方丈庭園(京都)等禪宗寺院的枯山水樣式的石頭庭園也是在室町時代建造的。
江戶時代(1603~1867年),武士(德川氏)將政治中心遷至江戶(今東京)。江戶城中聚集了約1000座全國大名和諸侯的宅邸。因為是將軍封賞的領地,所以在佔地寬廣的宅邸周圍建造了庭園(大名庭園)。江戶時代建造庭園最多的都市,與其說是京都倒不如說是江戶(東京)吧。
江戶大名庭園的特徵為迴遊式庭園*,在中央建造一個大水池,人們可以在水池周圍散步巡遊欣賞庭園風光。這是大名和諸侯們的主題公園,在其間種植流行的園藝植物(傳統園藝植物),將京都及中國的美景,還有和歌所描繪的景色等喜愛的世界在庭園中完美再現。不僅可讓庭園主人自己欣賞,亦可活用作與將軍、其他大名、家臣、京都的貴族們進行交流與遊園的場地。
在現今東京,能夠欣賞到濱離宮恩賜庭園、芝離宮恩賜庭園、清澄庭園、六義園、小石川後樂園等江戶大名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