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內介紹
園內指南圖
看點
洋館

此館由Josiah Conder設計,完工於明治29(1896)年。當時的岩崎邸,佔地面積15000坪,建築物有20棟之多。現存的3棟中1棟為木造2層並帶有地下室的洋館。她是明治時期可以代表上層社會府邸的西洋式木造建築。以17世紀英國Jacobean洋式為基調,並融入了文藝復興和伊斯蘭風格的設計主題。洋館南側有柱廊式的涼台,一層廊柱為托斯那納式、二層廊柱那愛奧尼亞式的裝飾更令人矚目。和與其交相輝映的和館一起被公認為在世界建築史上也罕見的著名建築。
建築本身,主要供舉行一年一度的岩崎家集會、招待外國友人及貴賓時召開晚宴等使用。一層設有正門、飯廳、廚房、書房、客廳,二層設有客廳、集會場所,地下設有倉庫、設備室、通道。
昭和27(1952)年成為國有財產。戰後,被GHQ(駐日盟軍總部)接管,返還後,曾一度作為最高法院司法進修所而使用(~1970)。
Josiah Conder
1852年,生於英國倫敦。明治10(1877)年,受日本政府的邀請來日。就任工部大學校造家學科(現・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的第一屆教授,在日本最先進行西歐式建築教育。其門下有設計東京站的辰野金吾、設計赤坂離宮的片山東熊等代表近代日本的建築家。他還擔任設計鹿鳴館、上野博物館、東京復活大聖堂等眾多的洋式建築,其後開設日本最早的建築設計事務所。並擔任東京帝國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建築學會名譽會長・名譽會員。大正9(1920)年,永眠於日本。
和館
與洋館和二為一的和館,在建築風格上以書院式建築模式為基調。完工時佔地面積550坪,遠遠超出了洋館,其規模之大顯赫當時。建築的施工相傳由多次負責修建財政界巨頭們公館的大河內喜十郎擔任。位於正門附近的書院式大廳,留存有代表明治時期的日本畫家・橋本雅邦作的隔扇畫。設於大廳深處的岩崎家居住空間,分為南北兩側:南有主人與夫人以及孩子的房間;北側有傭人房間、廚房、事務室、倉庫等。您可從中窺見以現存的大廳為中心,那已達極致的純日本式建築。
庭園

曾經作為江戶時期越後高田藩・榊原氏以及明治初期舊舞鶴藩・牧野氏等公館的岩崎邸庭園,繼承了部分大名庭園的建築風格。修建庭園時,在廣大的庭院內種植草坪,並設置了庭院踏腳石和燈籠、假山。建築洋式上也同樣採取了和洋並舉,逐漸形成了今天擁有“草坪庭院”的近代庭園初期的建築模式。追憶昔日庭園風光,江戶時代的石碑、大廳前的洗手盆、大厚皮香樹等都歷歷在目。這種和洋並舉的府邸洋式給予了後來日本的府邸建築以巨大的影響。
撞球室

Conder設計的撞球(檯球)室,別建於距離洋室不遠的地方。與Jacobean洋式的洋館所不同的是,其設計風格為瑞士的山間小屋,這在當時的日本還是十分罕見的。球室整體為木製結構,防潮濕的房架式外牆、刻有圖案的柱子、房簷深深的大屋頂等都體現了其木製哥德式的建築風格。並通過地下通道與洋館相連。